常听人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周女士(化名)对“牙痛”折磨人的程度更是深有体会:“有时候疼的真不想活了,感觉像电击、刀割、针刺、火烧、撕裂,严重时候疼的我就地打滚、嚎嚎大哭”回想起缠上自己的这种延绵不息的牙痛,周女士至今仍心有余悸。然而,在先后就诊了几家口腔医院后,才得知自己患上的并不是普通的牙痛......
周女士,60岁,河南巩义人,两年前,首次出现阵发性单侧牙周及面部疼痛,起初症状轻微,她便自行口服止疼药,但一段时间后,症状越来越严重,疼痛愈发剧烈且频繁,面部僵硬,吃药也不再见效。前段时间去看了牙科,牙齿及口腔并没有发现问题,因此牙科医生建议她去看看脑外科,经诊断,困扰她的罪魁祸首原来是“三叉神经痛”,在当地医院治疗一段时间,效果并不理想,周女士焦急万分。
几经辗转,周女士打听到邻村有一位曾和自己有过相似病情的朋友,该朋友向她推荐了曾为自己治疗过的河南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张旭光主任。看到朋友如今术后的效果,周女士立刻启程来到河南三博。见到张旭光主任,周女士一肚子的委屈统统都倒了出来:“大夫,疼的我都想跳楼,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刷牙、打哈欠,甚至风吹一下就疼,前几天疼的我血压蹭蹭涨,都飙到一百六了,真担心哪天疼得再来个心脏病,一天也不敢耽搁了。”见到张旭光主任,她终于看到了希望。
通过详细问询及细致筛查后,周女士确诊为三叉神经的第二、三支神经疼痛,张旭光主任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向她介绍:“就犹如“电线”外层的绝缘“胶皮”被磨损进而发生“漏电”,你这是天生的,但是早期不会有症状,随着年龄增加,血管硬化,逐渐压迫神经,由于神经压迫磨损,神经的电传导发生短路,由此造成神经异常冲动,就会引发电击样锐痛。电线坏了,换灯泡是没用的,我们要做的是修复电路。

由于周女士来院前服用了阿司匹林抗凝类药,暂时不能手术,张旭光主任就建议她先回家休息几天,等药效过去再过来手术。“我不回去,我在医院等吧,万一疼起来我实在受不住,在医院我放心”周女士急切表示要立即办理住院。10天后,药效过去,各项检查达标,张旭光主任团队就立即为周女士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年龄等因素,在通过手术把血管和神经分离,解除血管对神经压迫的同时,还对神经也做了一个轻微适度的毁损,给患者上了双重保险。术中精准操作,非常顺利的完成了手术,术后效果更是立竿见影。“手术结束当天,疼痛就消失了,这医院来得太对了!真是特别感谢张大夫,我的人生圆满了!”周女士的开心溢于言表,她终于摆脱顽疾困扰,开启了全新生活。

张旭光主任介绍,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号称“天下第一痛”。如果把疼痛等级分为十级,女性生孩子是八级,那么三叉神经痛就是十级。发病之初跟正常牙痛很像,容易混淆,一般就不会引起特别的重视,进而延误治疗。实际上该病病因多在于颅内存在异常走形的血管,对三叉神经造成压迫。延误治疗还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严重者甚至引发抑郁及轻生倾向。他特别提醒大家,如果时有发作不明原因的牙痛或面部剧烈疼痛,不要盲目判断,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再行治疗。

张旭光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河南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从事了大量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脑瘫、顽固性偏头痛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手术评估及治疗,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功能神经外科疾病诊疗经验。
专业特长:功能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及综合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偏头痛、小儿脑瘫等。
责任编辑:邱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