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型企业班组成本管理的困境
1.1成本管理未落实到班组
在生产型企业成本管理中,对于目标成本只是定义到事业部层面,成本管理职责划分亦是如此,不管是原材料指标、辅料指标、动力消耗指标,在设置指标时都未细化到班组一级,成本指标粗略化,这使得企业全价值链成本管控趋于形式,成本控制无法抓住关键点,效果大打折扣。在成本核算方面,未制定明确的成本控制标准,在成本预算过程中对于耗材成本的测算,主要通过预测销售情况,分析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等来进行判断,对于费用预算,一般是由各事业部自动估算,然后申报提交,作为财务部门,结合年度经营目标的要求,对费用指标进行细化分解之后,再下达,由此往往与实际出入较大。企业在预算编制和分解过程中缺乏精准性,加之滞后问题,使得成本控制标准难以有效应用。
1.2成本管理制度不全面
生产型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企业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好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是非常有帮助的。生产型企业在规章制度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有一定的缺陷。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责任主体比较模糊,没有具体的部门负责这方面的事务,而是分发给各个部门,一旦出了问题,可能都找不到问题的来源,从而也无法追责、无法解决该问题,这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2生产型企业班组成本管理的有效对策
2.1深化流程管理,增强成本费用管控刚性
在以往的成本管理过程中,往企业往以主要材料成本管理为主,为提升企业班组成本管理有效性,企业应更多关企业注辅料的管理,可以根据历史时期辅企业助材料消耗情况制定辅料定额,结合企业产品工艺要求和设计要求,生产过程企业中各类辅料的领取标准进行明确,通企业过定额管理改变以往辅料随机领取、企业滥用的现象;作为企业生产班组,应企业兼任材料管理员,主要负责本班组辅企业助用料的申请记录、领用记录以及消企业耗记录,搭建辅料管理台账,实现领企业用和消耗管理精细化;企业各生产班企业组要定期汇总,并分析辅料领用和实企业际消耗实况,结合定额进行对比分企业析,明确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不断优企业化辅料管理方法。
2.2选用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对标法是非常实用的一个方法,可以通过内部对标、竞争性对标来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的数据,实时调整企业的具体措施。通过企业的内部对标,将企业的优秀员工与普通员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不足、发挥长处,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在竞争性对标中,找出几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竞争企业进行分析,找出它们的长处和短处,对于长处而言,要分析是否适应本企业发展、是否可行,不要一味地照搬,找到适合本企业的、可以促进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进行学习;对于短处,我们要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2.3加强生产成本要素的预算管理,提升核算水平
第一,加强采购阶段的成本预算管控。生产型企业应当提升成本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灵活应用经济订货批量以有效降低损耗率。对于某些价格波动较大的原材料,生产型企业应当巧妙应用原材料套期保值、期货等手段,来降低采购价格变动频繁的风险,使采购价格更加准确,并且可与经常合作的供应商签署年度意向采购合同协议,提前锁定单价,使其满足企业产品的生产需求。第二,科学规划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生产型企业应当强化精细化成本性态评估分析,准确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生产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机物料费用属性。科学分摊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通过变动成本法,显著提升企业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第三,合理编制并切实执行生产预算。生产型企业应当准确划分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根据实际产能饱和率、市场占有率、产品市场替换等因素,通过合理的成本预算方式,对不同类型、不同环节的产品进行准确的成本预算。同时,生产型企业应当加强本量利分析、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成本预算管理方法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环节的应用,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消耗,有效提升生产水平。
(作者:王红喜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煤矿)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