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庞学武 河南能源永煤公司新桥煤矿党委组织部
1系统观念的理论溯源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观念又称系统思想。1968年,贝塔朗菲在其《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著作中首次提出了系统思想,认为系统的本质属性有三点:一是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是以诸多要素结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当系统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后,系统便具有了各要素所没有的新的性质和行为,即产生了“1+1>2”的效应。二是系统的层次性。是指系统可以按照层级划分为若干子系统,而该系统本身又可看作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故有系统、子系统、子子系统的划分。三是系统的结构性。是指系统内部各因素的关联性以及所形成的系统内部的秩序。不同的系统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系统功能。
2系统观念下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路径
2.1以精益管理制度化提升引领力
规章制度的建立、工作流程的完善,为支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支部自身工作标准化提供依据。一是抓好建章立制,精益管理有标准。国有企业可通过建立党支部制度体系,制定《党支部学习教育制度》《党支部日常管理工作制度》等,以制度化助推标准化。二是严格督导考核,精益管理有责任。国有企业建立知责、明责、考责、问责的党支部标准化落实责任闭环体系,搭建“堡垒指数”体系,采用“月检、季评、年考”的方式,重点对基础工作、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查台账、看现场、听介绍,了解核实,逐项打分,检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成果。考评成绩作为党支部评星定级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也是党支部书记、党务人员提升晋级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强化工作保障,精益管理有支撑。国有企业可根据部门之间业务工作的关联性,划分党支部。在选配上注重党支部书记和部门负责人的双向培养与“交叉任职”,选拔中层以上管理干部或重要岗位人员任党支部书记。同时,注重党小组这一级的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党小组组长;选拔推选政治素质优、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担任党务干事,有专人负责,工作更精细。
2.2加强对党支部的思想、信念教育
其一,要保证党支部信念教育的理论正确性,坚持将马克思主义观念融入日常生活和党建生活之中,定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多样活动,如请党员干部谈马克思主义在国企改革中的指导作用,谈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谈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二,要注重引入实际案例或社会新闻端正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将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摆在首要位置。并利用先进党员、干部或社会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正确引导,如张桂梅校长的感人事迹,钟南山院士无私忘我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等,要确保入党积极分子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身的革命理想。
2.3注重对外开放,推进党建高质量
系统越开放,其活力越大。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国有企业党支部建设要想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定位,打开视野。一是支部建设目标要有高定位。党支部建设要有高目标,要按照优秀党支部或标杆示范党支部或样板党支部或品牌党支部的要求来确立目标,然后对标找差距,对标开展工作创新。二是支部建设要广开门路、开放搞活。任何组织的发展都需要资源,而对于党支部而言,其自身资源有限,要打破这一约束,唯有打开视野,着眼于开放建设。一方面,党支部要学会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在人生规划、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在衡量基层党支部工作时,要详细考核基层党建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载体、工作效果、工作方法等各个方面,以此形成工作闭环,螺旋式上升,持续提高企业基层党支部工作质量和水平。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