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集团董事长 孙丕恕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世界大势所驱、发展形势所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等创新论述。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总书记又指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习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吹响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冲锋号,掀开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篇章。当前,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在这一趋势下,我国信息化正加速向互联网化、数据化、智慧化方向演进,成为全社会各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强力支撑。5月20日出台的推进创新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也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创新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出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在国家发展布局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信息化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和全面的基础和技术支持,并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升级创新观指导我们的创新实践,成为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必答问卷。
以信息化为创新提供全面支撑
良好的创新基础环境能够激活每一个创新主体的创造活力,释放出创新驱动力的巨大能量。我们看到,信息化能够为创新提供包括资源、模式、生态在内的基础环境支持。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本身,也将为创新提供以数据为核心、以信息基础架构为保障的创新源、驱动力和实验场。
- 信息化催生、激活、开放出用之不竭的创新资源
信息技术驱动的大数据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生了能够打破了所有物理疆界的介质——数据。在大数据经济时代下,民生、政府、金融、科技、制造等各行各业都正在以数据为核心,主动地用数据的特征去重塑自身的形态。未来,一切都可以通过数据的形式进行呈现,数据将成为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资源,将会出现和现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及商业运行规则和价值标准。
在中国复杂而庞大的市场及经济环境下,信息新兴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为创新提供三方面资源。第一,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催生出的海量互联网数据。第二,由信息化发展驱动的组织数据公开,从而带动产业及商业的数据开放。第三,传统产业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的转型和发展,激活产业在线下积累的大量数据资源。互联网数据、组织数据和线下数据资源成为了每一个创新主体的“创新源”。
创新源的日益丰富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存在紧密联系。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数据能通过云上的提炼、加工、整合后变成可用的创新资源,使得社会各个领域、行业、主体都能够基于数据资源进行创新,最终通过创新实践变为可以产生商业价值的资产。例如,我们倡导政府数据开放,推动组织数据与互联网数据融合创新,形成了大量高价值的数据资源,并开发出“警务千度”、“企业信用画像”等创新应用;推动制造业生产过程数据挖掘、分析,助其由过去的低层次生产向智能制造升级,提升品质和效率,满足个性化、高层次需求,推动供给侧改革。
- 信息化驱动形成新模式,激发再创新
信息化技术驱动并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商业运营模式和社会运行模式,而这些模式本身也支撑起了创新所需的环境,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实现通路和发展可能。从产业和商业角度看,信息化技术进一步了打通数据流、信息流与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进而驱动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从社会角度看,信息技术的驱动力将形成全新的社会运行模式,满足大众对实现资源可及、服务到位、高效便民、公平公正的社会生活的期待。基于以上新模式,每一个创新主体可以开发出自己的创新产品,通过定制化、差异化的服务来实现成功。
《纲要》中提到,国家要“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现代服务技术”,其中尤其强调了要“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技术基础设施,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 由新兴信息技术应用驱动形成的新的生产模式、经济模式、服务模式和管理决策模式等,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实现方程式”的参考,并最终通过应用创新为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带来全新体验。
“互联网+”模式就是由信息化催生新模式的最好的例证,在此模式下,各行各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出了不同的创新产品、服务和应用。例如已经发展成熟的由“互联网+购物”催生的电商平台如淘宝,由“互联网+出行”产生的包括12036票务平台及应用等等,这些都是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融合创新的结果。像电商“双十一”、“春运购票”等屡破记录的超大规模经济行为,对数据的实时互联互通和大规模并发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需求,我们围绕这一需求研发了高端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海量存储、云操作系统等先进的产品和技术,为模式创新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
- 信息化构建拥有更多“玩家”的创新生态
信息化能够带来更为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各种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打破了原有技术壁垒,真正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在此环境下,原本单一的产业应用将转型为产业的平台化发展,并建立在包含了电信、金融、物流等原有的传统基础产业平台之上,促进产业的融合升级和转型优化。在大平台、大产业的基础之上,中小微企业、创新长尾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获得更多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的对等资源,实现快速成长并释放巨大的创造力。浪潮将卓数大数据平台和传统的产业孵化器结合,构建“大数据创客中心”,将数据资源、研发工具、云服务资源免费开放给创客,超过2万名用户基于平台提供的19类、近39PB数据进行创新,支持并引导了近百个创新创业项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