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日,日本著名科学家藤岛昭和研究团队加入中国大学的消息引起了中日两国的舆论关注。
根据9月2日日本主流媒体的报道,“光催化”领域的权威人物,几次被命名为诺贝尔奖著名科学家和外国院士藤岛昭领导了他的研究团队加入。
据报道,在与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中,其顶尖学者“走出去”中国可以称为标志性事件。
中日两国学术交流的有关人士还透露,新研究院的设立和运营成本目前正在朝着上海市政府的方向发展准备方向进行投资。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仪式上表示,为了更好地支持藤岛昭院士团队的发展并为相关研究工作搭建平台,学校计划建立相关的光电材料和光催化国际研究所。
根据新组建的材料与化学学院.建立有关光电材料和光催化的研究小组,积极争取各方的支持。2009年,他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科研经费不足”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日本研究人员的问题。在2004年,日本大学的法人改革大大减少了日本国立大学直接从政府财政获得的钱。这导致日本大学的一些研究项目不确定性,而青年学者则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近年来,日本青年学者来中国学习并不少见。但是,各个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在中国大学进行研究方面相对罕见。正如日媒体所说,藤岛昭和他的研究团队全职加入中国大学的这次是中日两国学术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外,中国大学在理工科领域的“突飞猛进”实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8月15日,日本《现代商业》杂志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中国大学在“工业专业排名”中突飞猛进并超越已退出制造领域的美国”。文章引用了英国教育组织“ Quinacquarie Symonds”,Q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的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数据,认为在各种全球大学排名中,中国大学的排名显着提高。
正如日媒体所说,藤岛昭的研发团队加入了中国大学,这可以称为中日两国学术界的标志性事件。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