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人 > 正文

中华精准健康传播郑州基地成立

2016-06-03网络收集 编辑:多米互动

由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发起的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基地今日再添“新丁”:郑州基地落户郑州人民医院及金水区政府,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也宣布启动。 6月3日,由郑州市医学会急诊急救专业委员会、郑州人民医院主办,郑州市金水区卫生局、金水区总医院承办的2016郑州急诊急救医学学术年会暨“中华精准健康传播郑州基地授牌仪式暨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启动仪式在郑州举行。

图为大会现场

河南省卫计委副主任黄玮,河南省社区教育指导培训中心副主任、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丁胡诚,中华医学会科普部部长唐芹,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委王立祥教授,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公益大使郎永淳,中国急救创新产业联盟主席李静博士,河南省卫生经济协会会长李自钊,河南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处长张芳,河南省医学会副会长、书记、研究员郭金玲,郑州市卫计委副主任原学岭,金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德武,郑州慈善总会副秘书长王合生,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乔伍营,郑州市金水区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遂喜,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屈燕鸣等出席。郑州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州人民医院院长郝义彬出席并讲话。

图为授牌仪式现场

据悉,本次会议秉承“三立”工程的理念,即“立言”(中国心肺复苏系列专家共识指南)、“立基”(中国心肺复苏系列转化应用基地)、“立众”(中国心肺复苏系列民众公益普及)。通过组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河南分会(学组)、打造中华精准健康传播郑州基地、搭建河南省群众自救互救精准培训学校、开展全国腹部心肺复苏科技惠民基层应用培训班等措施,跨学科汇聚各方力量,以全面推动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惠民工程,为河南省急诊急救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高的平台,推动河南省心肺复苏医学的全面发展与转化提升。

图为著名主持人郎永淳做主题报告

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郑州基地项目负责人张思森表示,在精准健康以及精准心肺复苏技术的传播上,郑州人民医院将从区域、群体、形式方面实施“三步走”战略:包括在金水区范围内试点机构推广应用,逐步扩大至惠济、中牟、登封等区域;在群众和基层医疗机构两个层面宣传普及,对掌握技能的急救员将颁发业余急救员资格证,发挥急救员急救和宣教两方面作用,逐渐辐射更多的群体;建立一支专业的培训队伍,完善一整套科学的培训理念。

图为捐赠急救仪器

当日,郑州人民医院、金水区政府被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心肺复苏普及进亿家精准健康工程协作及培训单位”。郑州人民医院、金水区政府被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授予“中华精准健康传播基地”。王立祥主委宣布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委、郑州人民医院业务院长张思森教授担任心肺复苏学河南分会(学组)主委,郑大一附院兰超教授等12人担任副主委,尽快组建河南分会(学组)。郑州人民医院还被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授予“中原心肺脑复苏研究所”。

据了解,中国急救创新产业联盟主席、腹部提压心肺复苏转化创始人、北京德美瑞集团董事长李静,为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惠民重大计划项目、由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思森教授牵头的“腹部心肺复苏新技术、新装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社区居民中的推广应用”项目,现场捐赠了价值100万元的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这些仪器配发给郑州市金水区大石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路文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惠及更多普通百姓。在6月3日下午进行的全国腹部心肺复苏科技惠民基层应用培训班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委王立祥、副主委李静、常委宋祖军,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常委、郑州市医学会急诊急救主委、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张思森博士、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青等,分别为与会者进行培训。

据悉,明天(6月4日)上午,还将开展急救科普大讲堂活动,来自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腹部心肺复苏技术高级讲师、中国红十字会首席急救培训师马桂林将和来自郑州人民医院的急诊急救专家对来自全省的业余急救员及金水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当天,郑州人民医院“河南省群众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学校”也将挂牌成立。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