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从漓江来”中央电视台2016端午特别节目的彩排热火朝天。为了呈现出精彩的表演,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无论是道具还是服装,整个节目组的参与人员劲往一处使,轻伤不下火线,拿出精气神,就是为了给观众带来“甲天下”的节目效果。
这几天,桂林天气炎热,“歌从漓江来”中央电视台2016端午特别节目的彩排热火朝天。为了呈现出精彩的表演,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无论是道具还是服装,整个节目组的参与人员劲往一处使,轻伤不下火线,拿出精气神,就是为了给观众带来“甲天下”的节目效果。
导演组加班加点成常态
舞台上,演员们挥洒汗水,舞台下,央视导演组的成员们也很“拼”。为全面检验节目质量以及节目流程上的通顺性,导演组决定进行带妆联排。为了保护舞蹈演员不至于中暑,联排时间放在晚上7点半开始。
晚上7点半,场地内的灯光亮起,排练正式开始。虽然太阳已经下山,但是天气依然闷热。导演组的成员们紧盯着镜头,很多人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但是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岗位。
由于此次演出预定的时间是在白天,所以演出现场没有任何舞台照明,仅有的几盏场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这也给排练增加了难度。联排之前,导演组发布的指令是,整个过程按直播的状态来,不能停、不能断,所以舞台上下的所有工种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但是,想毫无停顿地联排一遍是有难度的,因为场地照明的原因,舞蹈演员们经常在黑暗中搞不清方向;演员们第一次穿演出服装,难免手忙脚乱,漏场的情况频频发生。闷热的夜晚,四处乱撞的蚊虫也来捣乱,让人防不胜防。这时,场下的导演们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舞蹈编导和栏目组编导的不断指挥和督促下,演员们才顺利完成了各个节目的彩排。
晚上11点,带妆联排结束了,全体演职人员回到了酒店,导演组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总结会议。会上,导演组挨个对节目进行梳理和调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认真调整联排中发现的每一个瑕疵。总结会持续到次日凌晨接近1点才结束。
事实上,自5月27日“歌从漓江来”端午特别节目开始彩排以来,导演组度过了好几个这样的日夜。不过,在导演组看来,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们已经为这台节目筹备了2个多月时间,现在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这艘满载着歌声的‘漓江号’即将扬帆起航,我们将以最好的工作状态,为全国观众奉上一台富有端午文化和桂林特色的精彩节目。”2016端午特别节目总导演孙滨对记者说。
孕妇病号坚守岗位
一场精彩的演出,有台上演员的惊艳表演,也离不开始终不露脸的幕后英雄。
周碧就是这样的一位幕后英雄,她已经有8个多月的身孕了。
周碧是桂林市文艺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创作部部长,虽然有孕在身,但接到央视特别节目的“工作单”后,周碧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在节目中,周碧负责整场演出五个篇章中串场部分的编舞。演员在台上表演时,周碧要在台下盯着,如果有站位、走台方面的出入,周碧要及时交代演员调整,所以一场舞蹈下来,周碧一站就是几小时,脚浮肿了,前天,她还中暑了。看着周碧这样敬业,央视导演心疼之外,也被桂林妹子的认真劲儿所折服。
幕后工作人员用心守责,台上的演员们更是卖力。蒋成是这台晚会的舞蹈演员,共参加了4个节目的演出。采访中,蒋成一直强调,自己能参加央视节目的录制,感到很荣幸,能上台表演,更是高兴自豪。虽然眼前的蒋成侃侃而谈,其实他刚从医院回来。因为节目需要,蒋成要反复下水表演,这导致腿部皮肤过敏,长了一大片红疹子。即使如此,蒋成还是坚持排练演出,一场都不耽误。
据了解,因为天气原因,参与演出的群众演员中,很多人都中暑或者皮肤过敏,但大家都“轻伤不下火线”,为节目赶进度,保证彩排工作。除了成年人,参加演出的桂林小演员们也是顶呱呱,10岁的肖雨萱是节目《和谐大家庭》的舞蹈演员,她连续进场好几天参加彩排。因为节目靠后,肖雨萱候场的时间较长,但她没有一点怨言。肖雨萱的带队老师介绍,这次桂林市“小桂花”艺术团共有40个小演员参加演出,大家都是利用课后时间来表演,每个孩子都跟肖雨萱一样,为了呈现“小桂花”的最佳状态,等再久、天再热也不怕。
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为最佳节目效果而努力。正如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主任杨涛所说,大家齐心努力,就是为配合央视节目组共同打造一台精彩、高质量的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示桂林优美的山水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
道具后勤保障有力
2日下午两点左右,桂林气温34℃,酷热难当。在后台,覃国群和同事们正在整理舞蹈道具竹扁担。一一检查,一一摆好,汗水已经浸透了覃国群的衣服,但他似乎并未觉察。覃国群说,因为道具临时修改,这些扁担是他们前一天晚上加班赶制出来的。
除了扁担,覃国群所在的道具组,还负责制作整台节目所需要的600多件道具。从道具的设计到最终完成,道具组只用了10天的时间,这样的质量和速度,得到导演组的高度肯定。
作为桂林人,看到这么多桂林元素登上央视舞台,覃国群很自豪,为了让道具尽善尽美,他带领道具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15—16小时,争取让每一件道具都经得起推敲。演员彩排后,覃国群和同事都会回收道具再次精修,保证整个节目的细节效果。
这台节目中,很多舞台后勤保障工作都是“东道主”桂林人操刀的,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安保人员到处巡查,别人看节目效果时,他们要紧盯各个通道;建筑工人也闲不下来,偶尔抽空喝一口水解渴,手上还沾着泥巴……
节目内外,舞台上下,到处都能发现独具匠心的细节。为体现端午和桂林元素,节目舞台长40米,中央有两架大水车,分别高13米和6米,同时,一艘巨大的龙舟贯穿整个舞台,巨龙昂首前行,视觉效果很震撼,所有这些都是由桂林团队完成的。据桂林市文艺演出公司副总经理简宁介绍,搭建这个舞台,舞美团队只用了15天时间,用这样的速度为这样大型的演出完成这些工作,很值得自豪。但是,“快功”也能出细活儿,现在的舞台效果,无论现场观看还是呈现在摄像机中,都恰到好处。简宁说:“我们累点没关系,只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大美桂林增光添彩,让大家感受到桂林深厚的文化,感受到端午传统佳节的浓浓情怀。”(记者庄盈 苏文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