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基层纪委如何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
2022-11-23河南经济网 编辑:朱振宇
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定位,也是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当前,基层纪委的工作重心逐渐由事后查处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通过“关口前移”,扎实有效地开展监督提醒工作,对廉政风险早发现、早提示、早管控。国有企业基层纪委要围绕高质量发展主基调,立足职责定位,把监督落实到各项工作领域,保障党委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从而确保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
1履职尽责,提升执纪审查工作质量
抓细信访工作,对员工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情况,坚持以证据为核心,做好问题处置和办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抓实执纪审查安全工作,落实《中国共产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及有关要求,完善“软硬件”建设,加强规范、安全审查力度,制定应急预案,落实责任,树立“无安全不办案”理念,消除隐患。严把执纪审查质量,建立层层负责的互查监督机制,把好核查组自查关、审理组立案件复查关、执纪监督岗集中检查关、档案管理岗组卷前再复查四个关卡,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分恰当、程序合规、手续完备。
2聚焦“三不”,营造高压态势
一是强化“不敢腐”的警示作用。企业汇总近年来企业查处的违法案件,将其中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件整理出来,编制成手册。二是关好“不能腐”的牢笼。企业纪委严格对照企业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定,并针对企业制度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监督,构建和完善相关的体制和责任运作机制。三是营造“不想腐”的环境。通过自主研学、集中组织学习等方式,保障对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宣传教育的全覆盖,同时以警示教育基地和专题讲座为依托,向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各类案件的分析,在企业内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3要突出“三个关键”,抓细日常监督
一是紧盯“关键少数”。国有企业纪委要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法依规履职用权、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等情况的监督。二是紧盯“关键岗位”。关键岗位在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有企业纪委要抓好干部履职履责管理,细化一岗双责,压紧压实责任。制订岗位职责清单,“晒”责任、“晒”任务,接受员工群众监督。通过层层细化责任,做到履责有清单、尽责有抓手、问责有依据,增强日常监督的实效性。三是紧盯“关键环节”。国有企业纪委要聚焦重点流程,拴紧责任链条,把好质量关卡。在干部管理、评优选模、奖金分配、物资采购等重点工作上,关口前移、过程监督、结果跟踪,确保各项工作公正透明、员工满意。
4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锻造执纪铁军
强化理论武装,提高纪检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彰显政治忠诚和政治能力。加强纪检干部教育管理,自觉接受约束和监督。坚持激励约束并重,用考核机制引导其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用严格的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党内法规制度,促进执纪审查工作更加规范、顺畅、高效、安全运行。探索建立执纪审查人才库,通过轮岗交流、抽调办案、参加巡察等方式实施岗位练兵,试行“交叉办案”“联合办案”等方式,打造“政治上清醒坚定、业务上精益求精、履职上公正严明”的执纪铁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5要做到“三个精准”,抓好专项监督
一是靶向精准。国有企业纪委要强化专业检查,可向专业部门借力,查找问题症结,摸清底子、抓实里子,提高监督质量。二是施策精准。国有企业纪委要找准监督的入口,以巡察反馈问题、群众反映问题、业务自查问题为抓手,善于运用“第一种形态”,防止监督失之于软、失之于空。三是发力精准。国有企业纪委要聚焦生产经营全过程、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加强检查,落实责任,积极整改不作为、慢作为等管理方面的问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确保监督精准落地见效,真正做到业务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作者:朱振宇 平煤股份四矿)